健全机制抓招商,为高质量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总书记点赞的科技小院发源地在河北曲周。图片来源:新华社2004年,石元春建议自己的学生张福锁到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推广粮食高产高效技术

河北新闻联播报道,今年以来全省新增经营主体 48.35万户,创下历史新高。算下来,平均一天有超过4000户新成员入驻。两个小时之后,营业执照和公章就拿到手。累计取消下放省级行政审批事项783项,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削减至417项,削减率居全国前列水美鱼肥,土沃稻香。河北的经营主体为啥能快速扩群?咱们省拿出了诚意满满的大红包。
为了把河北建设成为投资创业首选地,咱们省下足了功夫:将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核准类和备案类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平均的审批时限压缩了近一半,妥妥全国先进。营商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自然愿意加入咱这个朋友圈。我们不光招揽科技企业,还通过引进第三方人力资源企业、法律服务站等,联动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4月27日,承德市生态环境局滦平县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钟春利与来自承德、北京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一起,陆续对北京密云水库上游污水处理、进京路口柴油车尾气排放、餐饮企业油烟治理等进行现场联合执法检查。石药集团执行总裁姚兵说,这里可生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流感病毒疫苗等多种疫苗,目前已经具备年产15亿剂疫苗的生产能力。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三地连续六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机制,提升了生态应急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去年6月,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互联互通。
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等产业链区域协作取得扎实成效。聚焦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河北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首钢曹妃甸、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张北及怀来数据中心、衡水智能家居产业园等一批京津转移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盘上的关键一招。为抓好潮河流域治理和保护,承德与北京开展跨界水生态联建联防联治行动,建立了多部门联合会商、水库协调管控、断面预警监测、涉水企业驻厂监管等机制。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摄交通一张网,构建高效快捷交通圈在三河燕郊居住,到北京北三环上班,路上要花多长时间?搭上京津冀定制快巴,燕郊居民张海超给出的答案是1小时左右。4月28日,参加开园仪式的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格外激动。
联手减污降碳,让空气常新。京畿大地上,三地企业不断加强产业链间的协同创新,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大成效迈进。推动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强化三地铁路、公路、港口、航空、公共交通协调联动与天津联手打造环渤海港口群省委书记倪岳峰到任河北后,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就如何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作出一系列部署。通过信息互通、联合执法,京冀携手形成了打击涉水、涉气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全力守护好碧水蓝天。
为缓解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出京交通不便等问题,在京冀两地相关部门携手下,去年7月,三河市至北京中心城区的京津冀定制快巴开始试运营,实行一人一座、远端安检、一站直达。产业一条链,绘就发展新版图保定中关村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了。

作为北京中关村京外设立的首家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在设立之初就在探索产业链布局。借助京津资源优势,河北大力实施绿色制造试点示范、产业集群(基地)建设等重大工程,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这是保定市第一个以数字经济命名的产业园区,将围绕保定医车电数游五大优势产业,打造数字经济创业创新高地,加速保定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助力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十年来,截至2022年,三地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16.3万余家,开展农村及城镇地区散煤清洁能源改造近1580万户,河北省基本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海港群、机场群建设提速。潮河是北京密云水库的重要水源地之一。河北加强京津冀产业政策衔接,借助京津科创资源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巩固和优化一批上下游关联度高、在国内国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业链条。生态一盘棋,共同守护碧水蓝天请出示证件(证照),接受检查。
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全面深化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携手并进、共赢共享的故事越来越精彩联手减污降碳,让空气常新。
走进位于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的石药集团巨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物车间,全程智能数控设备正在加紧生产临床样品。河北港口集团与天津港集团加强战略合作,津冀港口集装箱合作航线达到7条,占全省港口集装箱总航线的1/10,干支联动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加速完善。
打通拓宽京津对接路42条段、2540公里,连通干线公路达到47条、74个接口。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全省通车里程达到8243公里,位居全国第2位。
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60%以上,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超过80%。通过信息互通、联合执法,京冀携手形成了打击涉水、涉气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全力守护好碧水蓝天。京张高铁、津石高速等建成通车,京廊、京保、京涿开通通勤高铁,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在滦平县境内的潮河流域,碧波荡漾、水草丰茂,不时有栖息的候鸟掠过。
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推动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发展,强化三地铁路、公路、港口、航空、公共交通协调联动与天津联手打造环渤海港口群省委书记倪岳峰到任河北后,多次召开会议研讨,就如何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作出一系列部署。
聚焦汽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河北推进延链补链强链,首钢曹妃甸、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张北及怀来数据中心、衡水智能家居产业园等一批京津转移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棋盘上的关键一招。
从陆地到海上再到空中,京津冀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河北日报记者 贡宪云)。
为此,以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协同治污为突破口的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应运而生。告别了早晚通勤2个多小时的过去,进入环首都一小时交通圈了。2022年,全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03亿元,同比增长13.7%。在生态环境部的指导下,三地连续六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机制,提升了生态应急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坚持生态一盘棋理念,强化联建联防联治,绘就了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深化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发展项目北京研发、河北落地。
4月29日,游客从北运河香河中心码头乘坐游船,游览运河风光。4月27日,承德市生态环境局滦平县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钟春利与来自承德、北京的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一起,陆续对北京密云水库上游污水处理、进京路口柴油车尾气排放、餐饮企业油烟治理等进行现场联合执法检查。
为缓解环京地区通勤人员进出京交通不便等问题,在京冀两地相关部门携手下,去年7月,三河市至北京中心城区的京津冀定制快巴开始试运营,实行一人一座、远端安检、一站直达。关键处落子,一盘棋皆活。 |